2021,我們與國家同頻,邁入“十四五”,開啟新征程。在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時代大洋乘勢而上、順勢而為。歲末年初,讓我們一起回顧幾個有意義的數字。
5毫升。這是我們引入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最低出血量。創新驅動發展,科技引領未來。86例全新變革式的手術方式,把不可能變為可能,把可能變為無限可能。
200毫升。這是我們胃手術患者術前2小時的飲水量。我們打破多項傳統手術禁食禁水禁忌,在全院推廣ERAS,提高患者治療期間的舒適感,醫療服務更有溫度。
1393例。這是我們開展“揭榜掛帥”的手術例數。揭榜掛帥、擇優選拔,激發創新活力,提升創新效率。全年收治嚴重創傷患者294例,最多一天達8例。日均手術量200臺,全年四級手術8561臺,年均增長52%,腔鏡手術量年均增長20%,平均住院日8.6天,CMI值0.99。22名職工在省、市各類技能比武中摘金奪銀。我們不停打破自己的“天花板”,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。
14088例。這是我們日間手術的開展臺數。36個專業、391種術式,“一站式服務”、“跑道式”流程助力日間手術精細化管理,醫療服務更精準。
702068人。這是我們互聯網醫院的關注人數。我們傾心傾力改善患者就醫體驗。一鍵式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分級診療“落下去”,推進線上線下服務“連起來”,互聯網醫院手機端點擊量929萬,構建“云上醫療”新生態。
百年。這是飽含著多重深刻涵義的時長。在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,我們推動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,練就干事成事本領,榮獲“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”,在黨的百年誕辰,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。
2021年,我們因為戴著口罩而經常看不見彼此的面龐。但我們看見了危難中彼此的眼睛和肩膀,眼睛是亮的,肩膀是挺的。
志行萬里者,不中道而輟足。前行之際,我們發現——
在驚濤駭浪前,中心醫院人特別團結。“720”特大暴雨中,全院職工勠力同心,確保全院人員安全、資產安全、供電安全和核醫學安全,醫院核心運轉正常。79歲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轉運我院轉危為安,30萬網友牽掛的胎盤早剝孕婦平安生產。暴雨傾盆,擋不住醫者堅守錚錚誓言盡全力救治患者的初心。“730”“112”疫情防控中,1531名醫護人員逆行出征,披星戴月采集核酸280余萬人次;我們迅速反應、科學處置,從發現2例新冠肺炎陽性患者,到對全院10810人次的排查,再到恢復正常工作只用了19個小時。疫情當前,擋不住白衣戰士執甲逆行護我山河無恙的使命。
在時代長河中,中心醫院人格外勇敢。堅守者勇敢,攀登者勇敢。我們杜絕投機心態,于創新中育新機,勇攀文化高峰。塑造溝通文化,與患者建立更高級別信任關系;凝練感控文化,全院職工人人都是“感控實踐者”。中心醫院人用實際行動踐行“病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,創最佳體驗醫院”的卓越文化,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添能蓄勢!
在世界變局里,中心醫院人朝氣蓬勃。紛繁涌來的不確定性中,中心醫院保持著確定的方向與姿態,這是我們的底氣和信心。創傷中心、胸痛中心、卒中中心、心衰中心內涵建設不斷突破,展現出急危重癥快速精準救治的硬核實力。我們弘揚工匠精神,深度解讀疾病譜變化,挖掘新的就醫需求點,推動關鍵核心技術、特色技術的品牌提升,突破技術壁壘,形成了戰略新動能。VPU申請國家專利,19655名患者從中獲益,整合RBRVS和DRG ,構建精益績效。先進醫學研究中心正式掛牌、省級“消化區域中心”獲批籌建、“白求恩·河南省骨科加速康復聯盟”重磅成立……無論何時、無論何事,我們從細微處著手,“讓患者的感受更好一些”,以最佳溝通、最佳服務創最佳體驗醫院,貢獻國家中心城市中心醫院健康解決方案。
在干事積淀中,中心醫院人充滿韌性。我們的精神是堅韌的、隊伍是堅韌的,我們的實力是有韌性的。海派文化的滋養,特色技術的優勢,中心醫院人的意志力,匯聚成一個大寫的“韌”字。在2019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指標考核中,我們排名躍升120名,26項監測指標指標中,11項滿分,這份成績單來之不易,是醫院綜合實力的新跨越!“2020年省單醫院100強”榜單中我們位居全國第五,中心醫院已經真正成為鄭州市民自己的醫院,醫院向上發展后勁十足。
2021年如此之難,又如此閃光。
征程萬里闊,韶華更出彩。新的一年,我們將聚焦價值醫療,塑造良好品質,更加精準、精細、精確地推動現代醫院管理制度,致力于打造高質量發展醫院、全國價值醫療典范醫院、研究型大學附屬醫院,為健康中國貢獻中心醫院健康解決方案,一年內以DIP價值導向重構醫院運營,以搶跑姿態奮進2022,以能力增長詮釋2022,以高質量新發展擁抱2022,在新賽道領跑中勇毅前行、實現超越,書寫優異的時代答卷!
祝愿偉大祖國繁榮昌盛!
祝愿全省人民幸福安康!
黨委副書記、院長連鴻凱
2022年1月1日